1 / 回归烟火气,无限接近现场
她是荷包蛋,她曾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狗。他是Harry,他曾是一名设计狮。
从去年11月开始,他们已经房车游牧了4个多月了。
采访两位的时候,他们正在云南。他们并不想称自己为房车游牧的旅行家,他们只是把这种方式过成了生活。
△ 大理农场
午后在沙发上打个盹儿,仍光柱在脸上游移。有时候10平米也是个优势,哪哪都是窗,哪哪都是阳光房,想朝南就朝南。
以前两个人的每日饮食要么是坐在电脑前匆匆吃碗快餐、沙拉,要么是为了犒劳自己找家网红店暴饮暴食大吃一顿。
现在没有背包旅行时的匆忙,长途旅居更像是回归生活的烟火气。每到一个地方,逛当地的市场,买当地的食材,然后自己下厨美美地吃上一顿。
天气舒适的时候,就在车外部的操作台上做饭,用的是卡式炉+气罐+烤盘+大炒锅,像极了黑暗料理摊。大风下雨的天气就在车内用微波炉和小炉头做些没有油烟的食物。
最奇妙的体验,就是无限近距离靠近"现场"。把车停在洱海边,打开门就是海景房;把车停在大理的山上,打车门就是山景房。
"现场"和"家"之间就只有一扇门的距离。
荷包蛋喜欢在晚上点一圈小串灯,瞬间有了马戏团的氛围。
Harry爱红酒,荷包蛋爱手冲。选一部喜欢的电影,拉开投影幕布,妥妥的移动小剧场。幕布后还藏着大音箱,十足的剧场音效。
有时三两好友来访,在沙发中间搭上折叠木桌,围坐一圈,仿佛坐在"炕上"喝茶。这可能是在车上最适合的社交活动了。虽然车里坐上6个人,也还不算太拥挤。
旅程不再是赶路,而是最真实生活的样子。在路上,眼前便是180度的开阔风景。房车像个神奇的传送门,爬完高山看过大海,一抬脚,跨过台阶就是家。
无论外面是怎样的风景,家永远都在身后。躲进温暖熟悉的小角落,旅行偶尔产生疲惫感也随之化解。
2 / 打包前半生,来一次重选
荷包蛋和Harry在上海相遇,后来荷包蛋去了杭州的阿里,Harry去了上海的蔚来汽车。和很多人一样,每天的工作是给自己打鸡血,时不时和隔壁部门撕逼。
虽然是异地工作,他们仍常把周末留出来,一起到到安徽的小村度一日清闲,去阳澄湖吃个大闸蟹,或是跑到龙井山里喝个茶,劈个文艺青年的情操。
我问他们:为什么会做出辞职旅居的决定,这个决定用了多久?
他们说,只是很巧有一天,他们同时感到厌倦了,就决定打包前半生,搬入巴士,来一次重新选择。
搬入巴士是他们化解身上所有的矛盾,做出的最合适决定。
对于理想生活,Harry想要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。
荷包蛋喜欢家的稳定感,但是她说如果只是一个人,她就去流浪。
去年7月,他们订了一台中巴车,10月正式辞职。
他们决定用两三年积攒下来一些积蓄,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,来一次对理想生活的尝试。
3/从房车到家有多远
有人会说“开房车出去玩,这是有钱人的生活。”但当房车成为了他俩的家,房车上的投入就成了一笔很合理的支出,房车的改装费用大致抵消了未来两年住宿上的花销之和。
这是他们房车最开始的样子,但是设计师出身的Harry对旅居的品质是很有要求的。如果不能跟家里一样舒服,不如住酒店。所以他们开始想着怎么在10平米空间内筑造一个“家”。
他们拆掉了原车内部的大部分布置,按照最适合两人生活习惯的方式来改造。要保证足够大且舒适的床,灵活的空间转换,当然该有的厨房,浴室,办公和娱乐空间也都不能少。改造中,没有少掉坑,还重温了好多初中物理知识。
改造之后,内部的空间变成了这样:
△ 车后部:由厨房,卫生间,换衣间组成
△车前部:驾驶舱充当了阳台
驾驶舱的帘子后面是餐厅/书房/茶室,中部是客厅/卧室
利用可拆装的桌面和可再拼接的大床,空间的变化保证家里各种活动可以在10平米的空间里展开。
△ 沙发和座椅拼接变成一张大床
白天的沙发晚上变身成床。沙发深度足够"葛优瘫"着看书喝酒。休息的时候就把两侧连接起来,变成了和家里一样大的床,加上12cm厚床垫,和家里的床睡起来别无二致。
他们的房车改造之后,合法上路了。
8度的锂电池,充满一次可以用上两天。180L的水箱,两个人可以舒坦地洗四次澡。
冰箱,洗衣机,车载空调,微波炉,热水器,音箱,投影仪……小小的空间里,需要的一样没有少。
4 / 从减法开始,重塑生活
荷包蛋认真地翻了翻过去两年支付宝的账单,曾经每月1w+的支出,现在路上的几个月降到了3000+元/月。
单人的日均花销是100元,大致包括:5元早餐,50元午餐晚餐,15元茶话闲食,5元加水充电。如果需要从一个城市转站到另一个城市,油费会是一笔另外的开销。
荷包蛋告别38元一杯的星巴克,喝着只有3-5元成本手冲咖啡。想着从前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?
买每杯80块钱的鸡尾酒和同事解酒消愁抚慰彼此,
吃每顿500块钱的海鲜让自己有个愉快的周末,
在双十一花几万块钱买买买换取一时痛快,频繁地去做按摩来弥补通宵工作对身体造成的损伤。
其实多花出去的钱都用来安稳自己的疲惫了。
△ 大理小院里,晒太阳的“无业游民”们
荷包蛋在搬进房车前,把所有值钱的首饰衣物全部留在了家里,因为她想它们应该不再适合现在的自己了。
房车除了给旅人在路途上聊以慰籍的安稳,最诱人之处,在于这是一次深度审视过往生活的机会。从最简单的小事吃饭,睡觉,洗澡开始,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抛开浮躁,剪掉旁枝错节。
那时候的自己是最忠于自己的,才能做出最走心的作品。
5 / 游牧不是游手好闲
他俩去年的愿望是“有钱有闲去远方”。
这个愿望他们实现了大半。Harry说,游牧不等于游手好闲 ,不朝九晚五,也不代表坐吃等死。
有很多人一穷二白破釜沉舟打下一片天地,更多人因为山穷水尽投石无门而原路折返。
在出发之前他们给自己准备了一笔钱,为的是让自己用放松的姿态来探索新生活,不至于每天都在为钱发愁,半路就踏进另一条浮躁的老路。
我好奇:一直在路上,他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?
他们说,以车为家才刚刚开始,自己也在探索更可持续的游牧生活方式。工作积累下来的设计经验让他们有了基本保障。即便是在游牧,也能找到设计方面的工作,从而获得收入。同时,他们也正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“全能”,希望最终将“游牧生活”这条小路走成通途。
和两位的聊天很自在,很自然地聊到了关于「年轻人迷茫」的话题。
荷包蛋说:
那种“未来怎么办”的论调是比较绝对的,和寄希望于“财富自由”没什么差别,是一种懒的思考的结果。焦虑是靠自己去慢慢打消的,趁年轻,大胆去试错。但记得不管走到哪一步,都记得给未来留下冷静和从容的资本,比如你有一门手艺让你不怕饿死,或者每个月存下一些积蓄,允许将来的某一个时候自己可以有一段时间去摸索。
如果20岁开始为25岁准备,你可能会说这样好老态呀,不够洒脱。
其实五年之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,谁都不知道。
其实真正意义上的「洒脱」,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,不是上学上班时候的不受约束,而是在每一个你想要改变,想要尝试另一种生活的时候,你的准备给了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。
相关评论
发表评论